行业资讯

交叉滚子轴承在机器人关节模组中的应用

机器人关节模组的结构

机器人关节模组是实现机器人肢体旋转、摆动等运动的核心部件,其结构需满足高精度、高刚性、低摩擦、紧凑化等要求,通常由以下关键部分组成:

  1. 驱动单元

    • 核心为伺服电机(如无刷直流电机、永磁同步电机),提供关节运动的动力,需具备高扭矩密度、快速响应和精准控制能力。
    • 部分模组会集成减速器(如谐波减速器、RV减速器),通过降低转速、放大扭矩,匹配机器人关节的动力需求。
  2. 传动单元

    • 若含减速器,需通过齿轮、联轴器等结构连接电机与减速器,确保动力高效传递。
    • 对于高精度关节,传动部件需严格控制 backlash(回程误差),避免运动滞后。
  3. 支撑与定位单元

    • 核心是轴承组件,承担关节旋转时的径向、轴向载荷,并保证旋转精度。
    • 配套结构包括关节壳体、端盖等,用于固定轴承和其他部件,形成封闭的运动空间。
  4. 传感与控制单元

    • 集成编码器(如绝对值编码器),实时反馈关节位置、转速等信息,实现闭环控制。
    • 部分模组含力矩传感器,用于感知外部力反馈,提升机器人交互安全性。

交叉滚子轴承在机器人关节模组中的应用

交叉滚子轴承(如CRBT、RAU系列)因结构特性,成为机器人关节的核心支撑部件,具体应用方式和优势如下:

1. 交叉滚子轴承的结构特点

  • 轴承内圈或外圈采用分割式设计,滚子呈90°交叉排列(圆柱滚子或圆锥滚子),同时承受径向力、轴向力和倾覆力矩(力矩载荷)。
  • 间隙可精确调整,刚性高,旋转精度可达P5级以上,满足关节对“零游隙”和运动平稳性的要求。

2. 在关节模组中的安装与作用

  • 安装位置:通常位于关节旋转轴的核心部位,内圈与电机/减速器输出轴连接,外圈与关节壳体固定(或反之),直接支撑整个关节的旋转部件。
  • 承载需求:机器人关节运动时,不仅受电机驱动的径向力,还因肢体自重、外部负载产生轴向力和倾覆力矩(如机械臂末端承重时,关节需抵抗弯矩),交叉滚子轴承的多向承载能力可一次性满足这些需求,简化结构设计。
  • 精度保障:交叉滚子轴承的高旋转精度(低径向跳动和轴向窜动)可减少关节运动误差,确保机器人定位精度(如协作机器人的毫米级动作控制)。

3. 与谐波减速器的配合(针对谐波减速器轴承)

  • 谐波减速器是机器人关节常用的精密减速器,其输出端需承受较大力矩和径向力,专用谐波减速器轴承(多为交叉滚子结构)可直接集成在减速器输出法兰处,同时支撑减速器柔性轮和输出轴,保证减速过程中的刚性和精度。
  • 相比传统轴承组合(如深沟球轴承+推力轴承),交叉滚子轴承可减少零件数量,缩小关节体积(机器人关节需紧凑化以减轻自重)。

总结

机器人关节模组的高精度、高刚性需求,与交叉滚子轴承的多向承载、零游隙、高旋转精度特性完美匹配。CRBT、RAU系列及谐波减速器专用交叉滚子轴承,通过简化结构、提升承载能力和运动精度,成为机器人关节实现灵活、精准运动的核心保障。